河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于2012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学校在获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后,立即成立了由校长、院长、各方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建设小组,从组织管理上保障了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几年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以及学科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凝炼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社会”为建设思路,在基础平台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本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第一带头人刘军,男,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学科负责人、郑州市特聘高层次人才、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技术咨询专家、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建设期内,主持、参加完成省市项目7项,论文9篇(其中6篇EI收录)、主编教材3部 、专利16项、成果获奖11项 (国家级4项、省级6项、市级1项)
本学科点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刘军,主要研究虚拟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自动化装备研制、现代控制技术研究等;“数控加工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周文玉,主要研究数控机床研制、数控设备故障诊断设备研制等;“新材料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张占领,主要研究3D打印技术研究与应用、金刚石合成研究、合金成型技术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目前,本学科骨干成员3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学科骨干成员中正高职称7人,占总人数23%,副高职称9人,占总人数30%,中级职称14人,占总人数47%;具有博士学位3人,占总人数10%,硕士学位16人,占总人数53%;35岁以下的10人,占总人数33.3%,36岁至45岁的7人,占总人数23.4%,46岁至60岁3人,占总人数10%,60岁以上10人,占总人数33.3%。
目前,学科点共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项,其中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1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5项,其它科研项目60项,科研总经费894.9余万元;发表核心以上科研论文88篇,其中被被SCI/ISTP/EI收录25篇;出版著作1部(另有《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3D打印技术》2部专著已通过学校评审立项,正在组稿),教材35部,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另有6项发明专利已于2015年受理)。
二、学科建设成果
1.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学科坚持“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学生校内开展各类创新项目200余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市级及以上奖励70余项。
本学科点的“3D打印系列研究”项目先后获 “全国科技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十大创意之星”,第十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北京市计算中心创新“智造”专项奖等荣誉第十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院校获得金奖的仅清华大学与我院两所高校 )。并受邀参加中国科技周北京主会场展出。
“柱坐标陶瓷3D打印机”获第八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技术发明组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余华荣等专程到我校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学科点学生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暨国际公开赛,获一等奖2项,入选一等奖的其他高校有哈工大、南京理工大学等。
河南省首届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通过“黑匣子”评审,获“创意与设计类”组7项大奖中5项。
桌面彩色3D打印机参加中国科技周展出
2.产教融合育人优势明显,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主动联姻,形成政企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实现“共性教学”和“对口培养”的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先后开设订单班18个,如与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共建了“中联重科工程师班”,与海尔共建了“海尔工程师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了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1200余人,同时,每年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3000余人次。
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堂、共建师资队伍,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育人机制,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高度认可和肯定。
3.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效果良好
本学科的成员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目前,被企业、事业单位采用的科技成果已有22项。
另外,为促进成果转化,本学科注册了“河南德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开展“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数控设备的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等服务项目。
本学科先后被授予“二七区科普示范基地”、“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科普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为地方社会科普服务作出了较大贡献。
4.学科基地与优质资源建设成效明显
学科点拥有共享图书(图书馆)中文书9.6万册,外文书900余册,中文期刊67种,外文期刊4种,并购买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满足科研需要;另外,学科点在分院还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库。
建立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有4个中心:实验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科教中心、众创中心。支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的研究基地有38个专业基础实验室,12个实训车间,4个研究机构和8个开放性创新实验室,3个工程应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泛IT学院)。专家多次评价我校实践平台的仪器设备“品种、数量、规模、档次,同类高校领先!”。另外,还建立10个校企共建实验室,20多个校外实践育人、科研基地。
三、下一步重点建设思路
本学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下一步建设中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1)加强梯队建设,更好的为学科点发展服务;
(2)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交叉学科研究;
(3)加强学术交流,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
(4)改善科研条件,建设高级别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