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改革 > 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9年08月24日 23:11 点击:[]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数控技术

(二)专业代码:580103

二、入学要求及修业年限

(一)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学    制:三年

三、职业面向

专业所属大类:制造大类

所属大类代码:58

面向行业:机械加工和装备行业

就业面向分析: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技术领域)

职业能力描述

职业技能证书

机床操作员

普通机床加工操作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车工操作证、铣工操作证

数控机床加工操作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数控车操作证

生产助理

生产管理员

部门主管、经理助理、经理

CAD绘图员证

数控加工工艺技术员

工艺师、部门主管

CAD/CAM软件行业认证(CAD绘图员证或PRO/E或UG三维认证)(中)

机械产品检测员

部门主管、经理助理、经理

数控编程员

部门主管、经理助理、经理

CAD/CAM软件行业认证(CAM编程)

机床维护保养及营销

数控机床维修员

维修工、技师、高级技师

电工证

数控产品营销员

技师、高级技师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机械加工和装备行业(企业)一线,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程等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机械及相关行业从事复杂零件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公共基础知识

2)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原理与操作、数控编程以及机电传动控制等专业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2)具备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识图、设计、工艺制定等能力;

3)具备常用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等能力

4)备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数控设备运行、操作、编制NC程序维护、安装、技术改造,以及正确处理生产现场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3.职业素养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团队意识强,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4)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五、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该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教育的必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对该课程学分、内容和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

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本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系统阐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等相关知识,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该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对该课程学分、内容和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

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3.大学英语

该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开设在第一学年连续两个学期。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主要锻炼学习者能够较好掌握外语基础知识并能较好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能完成日常简单交际对话。

该课程内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场英语交际需要,进行实用听说读写译训练。听说训练突出职场需求,读写训练突出职场实用问题与职场应用文运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英语语言思维;鼓励学生参与话题交际和基础知识扩充,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技能要求。

4.高等数学

该课程是职业学院工科(专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为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人才服务的,其内容、思想与方法对培养各类人才全面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验及观察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开展数学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数学基础,又便于提高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计算机应用基础

该课程课程是为全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计算机的入门课,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课程正是以立足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重点,着重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而开设的。它是为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高职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将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并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有力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及信息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中现今常用的软件的应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6.体育

该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开设在第一、二学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该课程围绕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进行体育项目的认知与训练,体育学习突出大学生的实时运动需求和终身运动需求,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意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损伤与处置办法,寓生活与体育教育于一体,达到终身体育、终身受益的目的。

(二)专业核心课程

1.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该课程主要讲授讲授各类传感器的机理、结构、测量电路和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近代新型传感技术及信号调理电路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基础,并初步具有检测、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2.数控编程与操作

该课程讲授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与功能,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控制原理,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达到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

3.特种加工技术

该课程主要讲授数控电火花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等常用特种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组成、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

4.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该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控制原理;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执行电器及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和基本电路;数控机床数控装置、驱动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在数控机床上的功能和应用,具有初步分析现场生产问题、进行数控机床简单设计、进行数控机床调试和维修的能力。

5.机械CAD/CAM技术

该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使用典型CAD与CAM软件进行机械类典型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人员所必须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方式、职业道德,掌握CAD/CAM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该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相关知识,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与检修、PLC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基础、数控机床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与维修、数控机床PMC分析控制与诊断技术、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与故障诊断技术、数控机床其他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特点,并能用常用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去分析故障和排除故障。

六、各类课程学时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必修(学时)

选修(学时)

合计(学时)

公共基础课

612

96

708

专业技能课

562

170

732

集中实践课

1152(48周)

/

1152

合计

2326

266

2592

各类课程学时比例

课程组成

占总学时比例(%)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89.7

专业必修课

集中实践课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含限选和任选)

10.25

专业选修课(含限选和任选)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27.3

公共选修课(含限选和任选)

实践教学

必修课(实验+上机+实践)

55.5

集中实践课

七、毕业要求

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方予毕业。

八、教学计划进程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开课

单位

考试

考查

理论

实验

上机

实践

1

2

3

4

5

6

必修

思想政治理论课

Z000015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40

8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000150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4

64

56

8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0001506-10

形势与政策

1-5

1

48

48

分学期进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业素养课

Z00001503-0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5                

2

40

24

16

分学期进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0001513

创业基础

2

2

32

3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00015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

2

32

16

16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0001601

体育Ⅰ

1

1

36

4

32

2

体育学院

Z00001602

体育Ⅱ

2

1

36

4

32

2

体育学院

Z00001603

体育Ⅲ

3

1

36

4

32

2

体育学院

Z00001511

军事理论教育

1

2

36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课

Z00001401

大学英语Ⅰ

1

3

48

48

3

外国语学院

Z00001402

大学英语Ⅱ

2

3

48

48

3

外国语学院

Z000002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2

48

24

24

4

信息学院

Z01001401

高等数学

1

4

60

60

4

基础部

小计

14

31

612

444

24

144

18

11

2

1

选修

限选课

具体课程见选修课列表

3

48

48

任选课

具体课程见选修课列表

3

48

48

小计

6

6

96

96

必修

必选课

Z01001223

机械制图

1

4

60

60

5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25

工程力学

2

2

40

32

8

3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2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

2

40

32

8

3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0028

电工电子技术

2

3

50

40

10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28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2

40

34

6

8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24

机械设计基础

4

4

60

52

8

5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54

机械制造基础

4

2

40

36

4

3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51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4

2

40

34

6

3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74

数控编程与操作*

4

3

48

44

4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61

特种加工技术*

4

2

24

20

4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303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5

2

40

32

8

5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63

机械CAD/CAM技术*

5

2

40

20

20

5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69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5

2

40

30

10

5

机械工程学院

小计

13

32

562

466

76

20

0

5

10

8

19

15

0

选修

限选

Z01001268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

2

40

36

4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81

模具设计与制造

2

30

30

3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304

SolidWorks

2

40

20

20

4

机械工程学院

小计(模块一)

3

110

86

4

20

Z01001305

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装

2

40

36

4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300

工业机器编程与操作

2

40

20

20

3

4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306

智能制造技术

2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小计(模块一)

3

6

110

86

4

20

任选课

具体课程见选修课列表

2

4

60

60

小计

5

10

170

146

4

20

7

4

公共基础课合计

20

37

708

540

24

144

18

11

2

1

专业技能课合计

18

42

732

612

80

40

0

5

10

8

26

19

0

集中实践教学合计

848

48

1152

1152

总计

38门

127

2592

1152

80

64

1296

23

21

10

27

19

0


集中实践教学安排

课程代码

实践教学项目

课程 性质

学分

周数

学期安排

实践

场所

备注

1

2

3

4

5

6

Z05000001

军事训练

必修

3

3

3

校内

Z05000007

金工实习

必修

3

3

3

校内

Z06000016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必修

2

2

2

校内

Z05000002

公益劳动

必修

1

1

1

校内

Z05000020

跟岗实习

必修

12

12

12

校外

从符合要求的企业和岗位中选

Z06001238

职业资格取证培训

必修

3

3

3

校内

(中级)车、钳、焊、数控车、数控铣技能证书任选一

Z0600121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必修

2

2

2

校内

Z05000006

毕业设计(含顶岗实习)

必修

22

22

8

14

校内/校外

毕业设计从供选题目中每人选一题

小计

48

48

3

3

12

4

11

14

注明:公益劳动1周,分散执行。

选修课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实践

开课部门

(每个模块至少选1门)

模块一

Z00001403

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

1

16

16

基础部

Z03001404

演讲与口才

1

16

16

基础部

Z03001407

中国传统文化

1

16

16

基础部

模块二

Z00000401

音乐鉴赏

1

16

16

音乐与舞蹈学院

Z03000401

书法鉴赏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02

影视鉴赏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03

美术鉴赏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04

戏曲鉴赏

1

16

16

音乐与舞蹈学院

Z03000405

舞蹈鉴赏

1

16

16

音乐与舞蹈学院

Z03000406

艺术导论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13

戏剧鉴赏

1

16

16

音乐与舞蹈学院

模块三

Z03001502

法制教育

1

16

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3000203

网络信息安全

1

16

16

信息工程学院

Z03000201

文献检索

1

16

16

信息工程学院

Z03001504

GYB创业培训

0.5

0.5周

创新创业学院

Z03001505

SYB创业培训

0.5

0.5周

创新创业学院

Z03001503

心理学

1

16

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Z03001601

体育专项

1

16

16

体育学院

Z03000409

图像处理photo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11

硬笔书法

1

16

16

艺术学院

Z03000412

摄影基础

1.5

30

30

艺术学院

Z03001201

汽车文化

1

16

16

车辆与交通学院

Z03001401

社交礼仪

1

16

16

基础部

Z03001405

作品赏析

1

16

16

基础部

Z03001406

诗词鉴赏

1

16

16

基础部

Z03000202

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

2

40

20

20

信息工程学院

Z03000801

现代企业管理

1.5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Z03001203

科学饮食

1

16

16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Z03001404

汽车保险与理赔

1

16

16

车辆与交通学院

Z03000601

投资理财

1.5

32

24

8

财经学院

Z03000602

网上开店与创业

1.5

32

16

16

财经学院

Z04001220

工业企业管理

2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0008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2

30

30

电气工程学院

Z04001240

计算机绘图(三维)

2

30

20

1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42

Capp技术

2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33

Protel技术与应用

2

30

10

2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26

Pro/E软件应用

2

30

10

2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34

机器人技术

2

40

4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33

机械工程材料

2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Z04001241

金属工艺学

2

30

30

机械工程学院

Z01001272

机电一体化设计

2

40

40

机械工程学院

九、教学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校内专任教师要求

基于每届2个教学班的规模,校内专任教师10名,其中双师型教师8名,职称结构合理,互补性强。具有系统的机械相关知识,具备数控机床操作、拆装与调整、维护的能力。课内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5年以上。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企业兼职教师要求

配备企业兼职教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来自与学校合作的知名企业,实践经验强,职称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教室条件

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要求

1)电工电子实训室:配备电工综合实验装置、电子综合实验装置、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等,电工综合实验装置、电子综合实验装置保证上课学生每2-5人1套。

2)制图实训室:配备绘图工具、测绘模型及工具等,计算机保证上课学生每人1台,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流 CAD 软件要与计算机匹配。

3)机械加工实训室:配备卧式车床、立式升降台铣床、卧式万能升降台铣床、万能外圆磨床、平面磨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分度头、平口钳、砂轮机, 配套辅具、工具、量具等,机床保证上课学生每2-5人1台。

4机械设计实训室:配备常用机构、常用传动装置、机构创新试验台、齿轮范成仪、相应的辅助器具等,齿轮范成仪要保证每人1台,机构创新试验台保证2-5人1台

5)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配备液压实验实训平台、气动实验实训平台等,实验实训台保证上课学生每2~5人1台。

6)机电控制实训室:配备机电控制实训装置、通用PLC与人机界面实验装置、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工业以太网实验平台、计算机及相关编程软件、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及电烙铁等,保证上课学生每2~5人1套。

7)电机拖动与运动控制实训室:配备变频调速技术实验装置、直流调速技术实验装置、步进电动机驱动实训装置、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实训装置、电动机、电工工具及常用拆装工具、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保证上课学生每2~5人1套。

8)学校现有的河南省数控技术研究中心、实践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创新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等省市级平台,也可供学生使用。

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求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与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因此要求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专业技术发展特点,可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知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反映目前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的较高水平,并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提供条件,2-3家企业即可;另一类是以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不低于6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数量宜多,让学生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另外还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鼓励教师使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

(三)教学资源

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相关专业技术发展迅速,应依靠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步伐。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做好课程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实例,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五)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坚持以下原则

(1)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学生学习的意愿与态度有一个合理的评估,突出德育优先、能力导向。

(2)传统的知识测试与能力技能考评兼顾,课堂学习效能测评与课外实践活动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等。

(3)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注重学习结果,同时兼顾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行为过程的表现、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合作能力等进行动态考评,最终得到综合的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另外,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教法到学法的转变,针对相应的技术技能采取不同的教学载体,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

学年、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学期

军事训练

教学(含机动一周)

复习考试

第二学期

金工实习

教学(含机动一周)

复习考试

第一学期

跟岗实习

教学(含机动一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复习考试

第二学期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教学(含机动一周)

职业资格取证培训

教学(含机动一周)

复习考试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教学(含机动一周)

复习考试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第二学期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含机动一周)

毕业教育

毕业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