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更好地统筹安排本学期各级各类考试工作,各教学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我校《考试质量管理工作规程》的要求,认真组织好考试各个环节的有关工作,确保考试质量。现将本学期期末考试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试时间及相关事项安排
1、考试时间安排:
(1)本学期统招公共课程考试时间为2013年6月17日—21日(共5天)。
2、公共体育课、实验课、实习和考查课等课程或课程教学环节的考核分别由体育部、实验中心或各院部组织安排,于2013年6月14日前考核完毕。体育部的课程考核方案于2013年6月14日前报教务处。
3、原则上要求进入期末考试期间的考试课程不超过四门,其程序应遵从《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
4、考试日程安排:
上午(09:00--10:40)和下午(14:30—16:10)各安排一场,低年级和高年级交叉排列,每天一个学生最多只允许考试一场,每场安排一个年级(包括本、专科)考试。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时间由学院统一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由各学院按照相同原则安排。其安排结果由教务处最后审定。
二、考务工作安排
考务安排严格按《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进行。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本次期末考试的监考仍使用本学院的监考教师,若监考教师不足,可向基础教育部思政、体育部协调解决,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
2.为了保障成绩的顺利录入,由各学院负责在2013年6月1日前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名单和教务系统中的名单进行核对,并要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出现成绩无法正常录入教务系统。如有休学、退学、转专业等学籍异动的请立即到学生处办理。
3.各学院要成立以分院院长为主考、助理为副主考的考务领导机构,进一步认识和强化考试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分工,实施考试工作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考试工作三级分工与三级责任制。
4.各学院要在2013年6月10日前依据《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对监考员和巡视员以及全体教师进行考前培训,并在每场考试前举行考前会议,以切实加监考工作,严格考场纪律。
5.各学院要加强对考场和全部考试工作的督导和巡视,领导要亲自带队,组织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等对考试全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考务办公室(教务处),对于能制止或解决的,要及时制止或解决。
6、因期末考试需要大量的监考人员,原则上要求所有专职人员都要参加监考,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各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报人事处方可请假。
7、考试期间,各学院每天至少对考场打扫卫生一次,对考场内(含课桌斗)的所有文字材料及纸张进行清理。学校将每天对各学院的考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卫生较差的单位将通报批评。
三、做好预防和控制考试违纪作弊的专题预案
各教学单位要制订并认真实施“预防和控制考试违纪作弊的专题预案”,其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考风考纪专题教育,列出具体日程、组织者和参加人员。
2、如何预防和控制教师透题或试卷传送中泄题等事故的发生,列出具体措施。
3、如何严肃考场纪律,制止或预防、控制考生违纪作弊。
4、如何加强监考及考务工作人员培训,并监督其工作,列出责任人,日程和有关要求。
5、如何控制好阅卷评分和成绩登记环节中的作弊行为,列出具体措施。
四、命题工作安排
(一)命题时间段安排
1、2013年5月15日前,系部将《命题通知书》、《命题审查表》、《命题双向细目表》送交命题教师,并在一个星期之内命题完毕。
2、2013年5月22日前,系部将所选试题送教务处审核、验收,并填写《试卷印刷申请单》,合格后送文印室印。
3、2013年6月10日前,系部安排专人填写试卷袋、装卷、密封,教务处派人检查。
4、2013年6月10日前,上交考前教育小结、考场安排表。
5、2013年6月24日前将课程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二)公共课程统计
1、12级公共课程
(1)本科:
Ø 形势与政策Ⅱ:本科各系
Ø 大学英语Ⅱ:本科各系
Ø 计算机应用基础:艺术学院、工商学院、经贸学院、英语系
Ø 高等数学Ⅱ:机械、信科、土建、电气学院
Ø 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科各系
Ø 音乐欣赏:机械学院、土木学院、电气学院
Ø 大学物理Ⅰ:机械、土建
Ø 大学物理:信科、电气学院
(2)专科:
Ø 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电气、信息、机械、土木学院
Ø 毛泽东思想概论:专科各学院
Ø 大学英语Ⅱ:专科各学院
Ø 高等数学Ⅱ:机械(机制)、信息学院
Ø 计算机应用基础:经贸(国商、电会、商英)、工商、艺术
Ø 音乐欣赏:电气、信息、机械、土木学院
Ø 形势与政策Ⅱ:专科各学院
Ø 社交礼仪:土木学院
2、11级公共课程
(1)本科:
Ø 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本科各学院
Ø 形势与政策Ⅳ:本科各学院
Ø 中国近代史:本科各学院
Ø 大学英语Ⅳ:本科各学院
(2)专科:
Ø 形势与政策Ⅳ:专科各学院
Ø 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土木、工商(工企、人力)、经贸(电会)学院
Ø 社交礼仪:机械(食品、汽修)、信息(计管、计应)、工商(工企)
3、10级公共课
(1)本科:
Ø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机械、艺术、经贸学院
Ø 形势与政策(Ⅵ):本科各学院
Ø 应用文写作:本科各学院
(三)命题工作要求
1、各教研室要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对所属课程逐门进行命题研究(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考试课、考查课等)。在组织命题时都要分清类别(普、成招)、层次(本、专科),对理、工、文以及艺术、体育等各类学生要区别对待。分别依据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命题。尤其是对各类成招生和各类专科层次的学生,再次强调按专业,分类型、分层次,依《大纲》、依教材、单独命题,单独做试卷分析。“试卷模板”可在校园网教务处的网页上“下载专栏—考试用表”下载。
2、坚决杜绝试题泄密和漏题现象。请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学校下发的《郑州科技学院关于印发考试试卷安全保密规定的通知》要求(郑科院教〔2012〕11号)进行规范命题。凡造成试题泄密和漏题的,将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各课程可以组织学生或辅导学生复习,但严禁以复习、串讲之名,将与试题有关的内容透露给学生;更不得出包括有考题在内的复习题、参考资料等。
3、期末考试阶段各院(系、部)、教研室主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审查试卷和试卷分析。各教研室主任要严格按照我院《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和有关规定履行职务,切实负起责任。对于因命题质量问题或计分、合分等错误而引发的考试事故,要追究命题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4、公共基础课由各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教研室)组织命题,试卷于2013年6月10日前报教务处(其中,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按照郑科院教〔2010〕22号文件执行).
5、各教学单位在上报试题时,另要上交《期末考试命题、评卷统计表》(统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性质为考试的课程),公共课程由思政部、基础部统计;在继续教育学院任课的教师,其命题、评卷由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统计;其余由各学院进行统计。统计表格见附件。
五、评卷、登分、成绩录入工作安排
1、每门课程考后,最迟在半天内将试卷转交给相应教研室评阅,特别是公共教研室应提前做好接收试卷的准备工作。交、接试卷,双方要当场审验,并签字办理相关手续。
2、教师的阅卷、评分工作按《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中的《阅卷基本要求》进行。
3、由各院(系、部)总负责本院系所有学生的成绩录入到教务管理系统的工作。在具体操作上原则要求我校专职教师必须自己录入成绩;对于个别不会操作电脑的外聘教师,因不能自己录入成绩,应报院系安排专人帮助录入成绩。各科成绩要在考试结束三天内录入教务系统,全部课程的成绩最迟在全部部考完的三天内录入教务系统(即在系统内完成提交)。没有录完成绩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不得放假,直到完成。在录入过程中出现成绩录入错误的,实行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考核材料的整理、装订和保管
所有课程必须有考核。考核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形式和方法。如果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已明确规定了考核方式的,按规定执行;《方案》上未明确规定的,由课程所属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决定考核方法,拿出考核方案。
各课程(包括单独考核的课程教学环节)的考核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都必须有考核的基本材料。包括:题目、答案(或要点)、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或成绩分析)、成绩登记表。若为闭卷笔试的考试课程,除了以上材料外还应有A、B卷,并有命题(试卷)审查表等。每门课程在考核结束后(阅卷评分后)要进行考核材料的整理、装订。对闭卷笔试的考试课程要按《学生试卷册》和《试题资料册》分别进行整理装订。其中补考的材料除了不做《试卷分析》外,其余材料全部进行整理、装订。对于非闭卷笔试的课程只整理装订成《学生试卷册》,可以不做《试题资料册》。
七、其它
各院(系)对申请缓考的要从严掌握。凡正常在校学习的学生,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缓考。对确需缓考的学生,须由学生个人填写缓考申请表,说明理由,在考试一周前经系教学助理和主任签字后报教务处审批(注明缓考的课程。缓考的学生随下学期的补考进行考试,若考试成绩不及格,不再安排补考)。
期末考试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失误,都会造成麻烦或损失,所以对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评分、登分及考务方面的工作都要严格执行学校《考试质量管理工作手册》的要求。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好考前对师生的动员教育工作,监考教师和巡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命题、评卷统计表.doc
教务处
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