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我校《专业导论》课程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就《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编写、修订与课程检查工作安排如下:
一、2014年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导论》教材编写工作
(一)指导思想
《专业导论》是专业的先导性课程,该课程目标是:①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主干课程以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本专业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等有一个初步认识;②以项目研究为切入点和逻辑线,引导学生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以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进行专业学习。
(二)课程内容
1.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与专业设置。
2.本学科发展史及其与相关学科发展史的联系,由此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3.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就业(创业)方向、基本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之间衔接情况。
5.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主干课程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6.本专业第二课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的开展与要求。
7.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列举本专业所涉及的模拟研究项目,项目数量要丰富,使学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8.本专业研究项目的类别分析,项目策划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编写所选研究项目的开题报告。
(三)教学要求
1.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可采取课堂讲授适当穿插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项目指导于第二课堂进行。
2.课堂讲授一般安排在本科第一学期,建议安排20学时。
3.课堂讲授完成后,学生根据本人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导论》教材中所列研究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编写开题报告。
4.学生所选研究项目在第二至第七学期于第二课堂进行并完成,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程序软件、设计图及作品等,项目完成后须提交结项报告。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法一般为考查,成绩按五级分制:不及格(<60)、及格(60-69)、中等(70-79)、良好(80-89)、优秀(≥90)。
考核形式:课程试卷+开题报告+结项报告,可按3:3:4比例计入本课程总成绩。
(五)编写要求及时间安排
1.编写要求
《专业导论》课程在我校是一门新的课程,各相关院(系)要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骨干教师尽早着手组织编写。
2.时间安排
2014年5月27日至2014年6月10日,确定编写人员,拟定编写大纲并提交学校审核;
2014年6月11日至2014年6月20日,各院系修订教学大纲并确定人员分工;
2014年6月21日至2014年7月25日,完成教材初稿;
2014年7月25日至2014年8月10日,各编写组审核初稿,修改完善;
2014年8月15日前交付印刷。
二、2013年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导论》教材修订工作
2013年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专业,要全面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情况向教务处提出修订申请,修订的要求与时间安排与2014年改革专业一致。
三、2013级《专业导论》课程检查工作
2013年试点改革专业请于2014年6月10前将担任该课程的所有教师的教案、课件(电子稿)、学生开题报告及一年来《专业导论》课程开展情况总结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
2014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