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幸福感
外国语学院 韩彩虹
一、背景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有学者认为:“教育中,学生的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者给予学生的关爱、公平的对待、理解、自由及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幸福打下了基础。”[1]具体而言,教育作为一种关涉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以使人有知识、有能力、有感知幸福的素养作为自己的初衷,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笔者依据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备的个性特征及面临的现实条件,把学生的幸福具体定义为:渴求别人可以发现自己的“亮点”;渴求别人的积极关注;渴求被别人所认同的归属感;渴求在知识的海洋里发现和有所发现之后所产生的那种壮丽的感觉。
二、课堂实录
1.细微成功体验中积累的幸福感
笔者所教的班级是14级机械制造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在一次做翻译句子的练习时,结果出现了全班一多半学生无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只写了2-3个单词而已。为此,笔者突然想到心理学视觉下“期待智慧”效应,于是适时调整了自身对学生所期待的语言质量和思维深度,降低了提问的难度,由原来“Please use an absolute structure to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从各方面考虑,这座城市都是世界是最令人激动的城市’”,转变为:“In my view, when you step into the city of Zhengzhou, you must have a lot of thinking or feeling of this city .Could you express your ideas simply ?”学生们听后开始积极发言,并累积了一系列可以表达自己感受的形容词,比如nice, crowded, friendly ,magnificent, wonderful, bustling ,prosperous 等等。接着,笔者把他们所谈及的信息写在黑板上,给出1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总结一下对这座城市的总体看法。其中有个同学说:“If we can consider everything, the city is the most exciting city in the planet.”笔者接着引导,“如果把句子中的‘everything’充当条件状语从句的主语,句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If everything is considered, the city is the most exciting city in the planet.”笔者继续给予学生鼓励:“You are very smart ! now lets suppose , if we omit the conjunction ‘if’ in the sentence , how to change the form of the sentence?”终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笔者最初要求的“独立主格结构”,亦即“Everything considered, the city is the most exciting city in the planet” 。课后,笔者在学生的课堂思考体会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写道:“今天课堂上,我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句子的翻译,这种感觉好幸福哦!”其实,学生们对幸福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老师可以细心关注他们的真正语言水平,就会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感受,进而激起逐步提高语言质量的热情。
2.“诱学深入”法激发的幸福感
无论教授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如果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内容对自己目前面临的学习困难或表达障碍有直接帮助,会激发其对幸福的感知。下面以笔者的一节口头报告课为例:笔者先把课文中的核心单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如 work on ; enlighten ; independence; assemble; dedicate ,随后要求同学们依据自己所熟悉的语境,在作业本上写出一则口头报告,并主动到讲台上演讲。笔者利用学生们思考的时间,把自己所熟悉的语境写在黑板上:We are still working on exploring an efficient learning method to learn English well so as to enlighten our magnificent future. After assembling the ups and downs, we have formed the merit of such values as independence, truth, courage, curiosity and concern, which will make us dedicate our lives to learn English well.写完后,笔者在台下转了一圈,发现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写口头报告任务,于是微笑着对大家说:“刚刚发现有好多学生写得很有创意哦,值得老师学习,能否让大家分享一下啊?”此时班级里静悄悄的,大多数学生把头低了下来,只有少数的几个学生把目光锁定在黑板上,若有所思...... 笔者紧接发出鼓励的口令:“Every human being has a unique potential, do you have? Please show to us without hesitation! Of course, you may take your paper. ”话音刚落,有3个学生同时往讲台上赶并主动排好队,分别从父母亲期待、叔叔的告诫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三个不同的场景进行了报告,行文流畅,情节感人。笔者采用了诸如independence, courage等词汇给予了评价后,他们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激动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班级的整体气氛起了很大的波动,其他的同学也逐渐克服了焦虑的情绪,一个个大方地走到讲台前进行报告,由带着稿件到脱离稿件转变着,俨然是一个个小演讲家的风貌,这种状态持续了近10分钟后,班级又一次恢复了安静,不一样的是他们脸上呈现出了会心的微笑和以前少有的自信。笔者又是一惊,随即把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黑板上,让同学们给老师的表达进行评价,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老师表达的优点和缺陷,笔者诚恳地接受并表达了感谢,师生间有一股暖流充斥着彼此的心田,感觉到一种和谐的力量源泉,是一种幸福。可见,学生的幸福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师生关系。
三、引发思考
大学英语教师在践行教育爱的过程中,其细微人格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对幸福的感知需要与教师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教师的人格便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大学英语教师常常会将他所教的英语学科的内在精神和姿态转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其中细微人格的形成易于获取教学智慧和期待智慧,易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习得生成性的教学思维,最终促进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学生的幸福。